在正常人体内,每天都会有尿酸产生,同时也等量的排出体外,以保持人体内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体内的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受阻,就会导致过多尿酸沉积于血液和组织中,沉积的部位以关节处为主,会引起关节红、肿、热、痛,这就是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疼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此痛风有来去如风之说,故名痛风,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已不再是某一部分特殊群体的专属,开始向普通人群扩散,甚至是少年都有可能被痛风摧残,面对鱼龙混杂的治疗技术和药品,痛风患者该如何选择,才能实现最好的治疗效果呢?
一、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此期为防治急性痛风发作的关键时期,应采用低热能膳食,避免高嘌呤食物,保持理想体重。
含嘌呤较多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内脏、沙丁鱼、蛤、蚝等海味及浓肉汤,其次为鱼虾类、肉类、豌豆等,而各种谷类制品、水果、蔬菜、牛奶、奶制品、鸡蛋等含嘌呤最少。严格戒饮各种酒类,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对尿酸水平大于535μmon/L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将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尿酸的正常参考值:男性为210~416?mol/L(3.5~7.0mg/dl),女性为150~357?mol/L(2.5~6.0mg/dl)。)
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
此期,患者常常会在半夜因关节出现红肿热痛而被痛醒,所以主要以镇痛为主,可选择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名词解释:治疗痛风的镇痛药物
1、秋水仙碱(colchicine):可以抑制关节炎部位的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吞噬尿酸的作用减弱,对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应及早使用,大部分患者于用药后24小时内疼痛可明显缓解,需要指出的是秋水仙碱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执行。
2、非甾类抗炎药(NSAIDs):这类药物种类繁多,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此类药物在止痛和抗炎作用上疗效显著。
3、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类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三、痛风发作间歇期
所谓的间歇期是指痛风两次发病的间隔期,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该阶段痛风的主要表现是血尿酸浓度偏高。如果没有采用降尿酸的方法,发作会频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长。
本期治疗目的在于保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围,防止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应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合理选择降尿酸药物。为防止血尿酸急剧下降诱发急性关节炎,各种降尿酸药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有效治疗量,生效后长期维持用药。
四、慢性痛风石关节炎期
这一阶段的痛风病,由于尿酸盐不断沉积在肾脏,造成肾病及肾结石有所发展,可使患者肾功能明显减退,若不及时治疗和抑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不易逆转的肾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这一阶段痛风治疗的首要任务是在抑制尿酸生成和增加排出的基础上,重点维护肾功能。对于肾结石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石或碎石治疗。
此外,对痛风石的处理也是此期的重点任务之一,对严重影响生活,或破溃不愈的痛风石,必要时可行手术切除,处理痛风石处软组织破溃和继发感染,需要进行抗感染和局部处置以及并发症的应对处理。
【选择我们的理由】
尿酸长期偏高是痛风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临床上对于痛风的治疗或只能排酸、或只能消炎,不能针对机体进行系统调养,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尿酸偏高的本质原因。这样的治疗方法对痛风这种代谢性疾病来说,效果虽明显,却起不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南通骨科医院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痛风。见效快,恢复快。在众多患者中得到一致好评。
专家提示:
痛风的治疗方向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最好的治疗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治疗方式,每个人的身体机制千差万别,在别人身上能取得好效果,并不一定适合另一个人。提醒痛风患者,在治疗痛风前一定要经过正规的检查,了解自身的病情后根据医嘱进行选择性治疗。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点击在线专家。南通骨科医院祝您早日康复。